VIP标识欢迎登陆中国橡胶轮胎网 | | WAP浏览 | RSS订阅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橡胶制品 » 轮胎 » 正文

重组哈飞昌河长安值得肯定 可减少重复投资

发布日期:2010-08-04          字号:放大  缩小


    与此前国内其他兼并重组相似,周二即将在人民大会堂敲定的“长安与哈飞、昌河重组”同样被诟病为“拉郎配”,但是,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这个“拉郎配”拉得有理,值得肯定。

 
  “长安重组哈飞昌河”近日之所以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与长安、哈飞、昌河的身份有关,长安隶属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哈飞和昌河隶属中航工业集团,三家企业均属于二级央企,他们三家企业之间的整合,涉及资产百亿以上,横跨重庆、江西、黑龙江等数省市,这种重组并不多见,因此其重组模式有深入研究的价值,如果模式成功,对其他领域的国企重组有可贵的借鉴意义。 
 
  今年国内汽车销量有望突破1200万辆,成为世界第一,但数字不能掩盖问题,内资汽车企业“小、乱、弱”的状况依然没有根本改观,内资企业核心技术仍然缺失。再有,在今年各企业趁热打铁,大扩产能的情况下,全行业产能过剩的风险大大扩大。在此背景下,工信部推动了长安重组哈飞昌河。这三家的整合真正符合产业整合和国企重组的初衷——减少重复投资,降低风险,做强做大,保值增值。 
 
  在长安、哈飞、昌河内部,微型车都是优势产品,发动机也基本都是1L至1.3L这个档次,整合可以实现大批量生产,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从协同效应的角度看,此次重组甚至比“天一重组”(一汽重组天津汽车)或“上南合作”(上汽重组南汽)的意义都要大。长安、哈飞、昌河三家企业业务板块相似,可在研发、采购、制造、销售等各个环节资源共享,联合作战,发挥协同效应。
 
  事实上,外界也不必担心长安重组哈飞昌河会消灭市场竞争,微车领域还有“老大”上汽通用五菱和东风小康等大企业,加上不计其数的小企业,因此不存在垄断的危险。 
 
  综上所述,尽管长安重组哈飞昌河的效果还需要未来观察,但其意义深远,模式可供后来者借鉴,如不鼓励反而助长真正“拉郎配”的风气,对中国汽车竞争力提高不利。
 
 
 
 
 
 
 
 
来源:京华时报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推荐供应
推荐公司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鲁ICP备16051273号-1

电话:0535-6678862 传真:0535-6680489  邮箱:cnrubb@163.com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青年路30号

(c)2008-2011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误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