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2月15日消息:全球最大的初级商品消费国--中国2005年橡胶进口量料将增长3%-5%,尽管中国曾经炙手可热的汽车行业成长放缓。
但贸易商及业内消息人士称,和今年将近10%的预计幅度以及2003年26%的增幅相比,这个数字还是较小,因国内轮胎及橡胶库存上升。
中国是全球成长最快的轮胎市场,从普利司通到米其林(Michelin,全球轮胎业巨擎纷纷增加在中国的投资,而中国的强劲需求又待定马来西亚等产胶国的产量劲增。
倍耐力(Pirelli)最近亦进入这一60亿美元的市场,该公司于11月宣布,建立一个价值1.5亿欧元的合资企业,生产子午线轮胎。
这些企业希望向中国的卡车和客车行业供货,他们对天然橡胶的需求量远大于轿车行业。
“货运增长超过客运,”一新加坡橡胶贸易商称,“橡胶需求的成长将更多来自卡车轮胎,而非轿车轮胎。”
贸易商和行业消息人士表示,油价仍处于每桶逾40美元高位,提高了合成胶成本,可能促使更多的小费者改用天然橡胶,但是比重增幅料难以超过五个百分点。
中国2004年天然橡胶进口量预计为130万吨,高于去年的120万吨。官方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进口104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3.6%。
中国新华社援引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的言论称,中国2005年轮胎产量料将达到1.6亿个,较2003年的1.4亿个上升了14%,该协会为提供今年的数据,并拒绝就此置评。
中联橡胶集团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马军华表示,“明年进口会有小幅增加,增幅可能在5%左右。”
**橡胶产量难以满足需求增长**
虽然中国汽车销量呈现严重下降,但橡胶进口仍将出现增长。
国家媒体称,今年11月的机动车购买量大幅成长12.14%,达451,600辆,但增幅,特别是轿车的销量,较去年相比则大大降低。
此外,截至12月9日的交易所的橡胶库存为90,010吨,较8月12日的238,197吨的库存量减少了逾一半,不过,交易商认为,因今年大规模的投机活动,仍有约100,000吨或更多的库存量没有计入官方统计数据。
一东京经纪行的交易员称,“中国似乎还有一些积压库存,新和旧库存量总计可能接近200,000吨。如果情况确实如此,库存量应当说还是很高的,因中国对橡胶的年消费量约为150万吨。”
过去数年里对天然橡胶的强劲需求推高了橡胶的价格,促使胶价自2001年每公斤不到0.5美元的低价反弹,并自去年起大幅升至每公斤1.10-1.30美元的高位。
胶价的上扬刺激了全球主要橡胶生产国的胶农的种植兴趣,令产量大幅增加,仅马来西亚预期今年的产量就达到110-120万吨,许多胶农甚至对曾经弃置的橡胶老树进行割胶。
中国南部省份--云南和海南的橡胶产量也出现增加,但增幅仅有1%。
马军华说,产量的增长需一段时间,才能满足需求的成长,通产情况下,橡胶树自栽种到成熟,再到割胶,需6-7年的时间。“未来五年里,产量可能会有所增加。”他认为,中国2004年的产量应为58万吨左右。




丁腈胶粉|耐油丁腈
青岛北拓会展,通往
鹤壁市荣欣助剂有限
二十载橡胶砥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