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登陆中国橡胶轮胎网 | | WAP浏览 | RSS订阅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橡胶原材料 » 天然橡胶 » 正文

入世三年来 我国橡胶行业不断前进

发布日期:2010-08-04          字号:放大  缩小


    一、各方对我国入世后表现的评价
    世贸总干事素帕猜认为,中国在加入WTO后的转型期表现出色,政府透明度逐年增加,为外国零售企业和金融企业进入中国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他同时希望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做出更大努力。他还赞扬中国积极参与世贸组织的农业谈判,为谈判取得进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英国威尔士第一部长(相当于内阁部长)莫洛蒂在评价说:中国加入WTO后的表现“像奥运冠军刘翔在百米跨栏上的优异表现一样,中国对履行加入WTO承诺认真、负责任的态度,让我感到惊讶和鼓舞,中国在加加入WTO界贸易组织的头两年多里做得非常好”。

    世界贸易组织发言人凯斯·克罗韦尔中国的表现充分肯定的说:“中国加入WTO后表现出色。”他又说:“中国的出色表现给世贸组织所有成员都留下了深刻印象。世贸组织许多协议是经过50多年的多边谈判才达成的,而中国很快就履行了。例如《信息技术协议》,中国在加入WTO不久就加入了;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中国则在加入WTO之时就开始遵守了。”他还高度评价了中国在推动“多哈回合”多边贸易谈判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他说:“中国代表在谈判中会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他们同时也表现出了一定的灵活性、发挥了领导作用。此外,他们还切实关注如何巩固多边贸易体制及世贸组织,愿意通过不断完善贸易规则来实现这一目标。”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前不久也指出:我国“全面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吸收外资保持了良好的态势”。近年来,中国不断改善投资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规范政府行为,更加注重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大了保护知识产权力度。目前外商对华实际投资累计超过5398亿美元。

    二、入世三年来石化橡胶行业总结
    中国经济在加入WTO三年以来,总体上过渡平稳,但严峻的挑战还在后面。随着履行承诺进程的深入和过渡期的结束,加入WTO所带来的影响会逐渐加深,后过渡期的应对工作更复杂、要求更高。专家指出,应对工作的基础是尽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企业竞争力。当前重要的一点,是要加紧研究重点敏感行业的应对之策,运用符合WTO规则的手段,主动防范贸易保护主义,切实维护国内产业安全,有备才能防患。

    根据中国加入WTO协议,三年是国内包括石油和化学工业在内的大部分产业保护期的一个临界点,中国加入WTO将进入关键过渡期。随着中国加入WTO承诺分阶段兑现,国内产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将愈加开放,来自境外的竞争压力也愈大。我们的企业必须未雨绸缪,有所准备。

    1、加入WTO冲击没有预想的严重
    中国加入WTO前,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说法,即加入WTO长期是利好,但短期内弊大于利,国内有关产业将会受到严重冲击,尤其是农业、石化、汽车等。现在加入WTO尽管只有三年时间,却可以看出“短期内弊大于利”的说法并非准确。这三年里,无论是农业、石化还是汽车产业,都没有遭受到有些人预测的那种严重的进口冲击,而是出现了快速、健康的发展。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在加入WTO后的三年里,全行业经济状况一年比一年好,全行业的工业总产值:2002年比上一年增长了8.43%,2003年比2002年增长了25.55%,今年1-9月份同比增长了28.67%;全行业利润总额:2002年比上一年增长了9.57%,2003年比2002年增长了43.60%,今年1-9月份同比增长了51.02%。

    2、分析原因
    加入WTO冲击论的观点主要是忽视了事物的另一方面,即加入WTO对国内经济的积极促进作用。经济的发展强劲地拉动了市场的巨大需求,使农业、石化、汽车等产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同时,中国开放市场并非从加入WTO开始,而是已经开放了20多年。而且,中国在加入WTO谈判中对一些敏感的重点产品和部门,争取了一定的保护条件和逐步开放的过渡期。在过渡期内,相关的产业一般来讲是不易受到冲击的。具体分析,加入WTO冲击较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是由于提前开放,冲击期已过。在加入WTO前,国内有些领域已经处于实际上的开放状态,冲击压力已被提前分解消化掉了。如商业零售业,根据中国的承诺,加入WTO三年后,即到2004年12月11日才对外商开放,但在此之前有些地方已经提前开放了这一领域,国际上的一些著名商业企业,如沃尔玛、家乐福、伊藤忠、八百伴等均已进入中国设零售店。

    其次是过渡期保护的缘故。以2005年作为一个基本的临界点,主要的一些敏感领域现在还处于过渡期内,开放的终点还没有到,可能的冲击还没有来。如汽车等产品,2005年以前中国还保留着进口配额管理,外国汽车也就不可能长驱直入。在服务贸易领域,中国对商业、分销、通讯、建筑、教育、环境、金融、旅游和运输共9个大部门、约90多个分部门作出了开放承诺,承诺的执行有早有晚,终点的水平有高有低。一些商业服务承诺在加入时就开始执行,其他如分销、电信、金融服务等承诺,则有1-6年的过渡期。到2004年底,中国允许外资在批发和零售企业控股,允许外商设立化肥和成品油的零售企业;2005年底将允许外商设立独资速递、公路货运和货代企业;2006年底将允许外商设立化肥和成品油的批发企业,允许外资银行提供全面的银行服务,允许设立外商独资铁路货运企业等。

    最后是由于国际市场变化,进口压力减轻。国内市场和产业没有受到进口的严重冲击,与国际市场的变化有一定的关联因素。如2002年美国遭遇严重旱灾,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缓解了对国内农产品市场的压力。2003年起,由于第二次伊拉克战争、俄罗斯尤科斯石油公司被查等事件影响,国际市场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不断高涨,导致国际市场的石化橡胶产品、化肥价格较高,削弱了这些产品的进口势头。其中化肥的主要品种——尿素由于国内市场价格相对较低,出口还有较大增长。

    三、入世三年来,我国石化橡胶行业的变化
    三年来人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中国加入WTO促进了国内产业在扩大规模、保持势头、提高效益、增强后劲等方面的发展,积极作用逐步显现。首先是市场经济法律体制进一步完善。三年来,国务院近30个部门根据WTO有关规则和中国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需要,共清理各种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2300多件,通过人大、国务院和各部门修订325件,废止830件,各地方共修改和废止处理了19万多件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和其他政策措施,清理范围涉及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和投资等各个方面。大规模地清理法律、法规,除了推动了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完善外,对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透明度和依法行政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中国加入WTO后最显著的变化,是经济总量的增长和市场空间的扩大进一步加速。2003年,中国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8511.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1%,跃居世界第四位。国内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2003年国内企业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达到172.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1%。中国利用外资的发展规模进一步扩大,2003年实际利用外资535.1亿美元,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已连续10年位居发展中国家之首。外商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资金、技术密集型项目增加,跨国公司来华设立地区性总部、采购中心和研发中心的增多,外商独资项目比重继续上升,服务业外资进入加快,通过开放新领域、新市场和新业态,带动了国内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加入WTO和投资环境的改善,使外商在华投资信心进一步增强。外资和先进技术加快进入,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间联合、兼并和重组步伐加快,企业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总体实力进一步增强。

    四、简析入世以来合成树脂、合成橡胶行业受到的影响和发展,以及应对思路
    1、合成树脂
    入世后,合成树脂及塑料产品的进口关税逐步降低,其中五大树脂(PE、PP、PS、PVC、ABS)的平均关税将由16%降到6.5%,对进口产品更加有利。国内合成树脂产品面对冲击很大。入世后,由于允许国外公司在国内直接分销产品,国产树脂受到更激烈的冲击。

    另外,随着进口关税的减让,国外汽车、电器等应用合成树脂较多的产品更多地进入我国市场,直接影响对合成树脂的需求。但国内一些有较大价格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编织袋、塑料鞋、玩具等,一直是重点出口产品,入世后,这些产品在国际市场受到的歧视性限制减少,从而带动国内合成树脂需求的增长。

    2、合成橡胶
    整个行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周边国家和地区,如俄罗斯、韩国及台湾的合成橡胶产能过剩,大量抢占国内市场;二是国内橡胶产业结构性变化,给生产企业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三是国内合成橡胶扩大再生产的投资风险有所增大;四是天然橡胶的进口政策及关税变化对国内合成橡胶产业,尤其是丁苯橡胶带来很大的影响。但是,由于我国合成橡胶人均消费量比世界平均水平低,更低于发达国家,因此,我国合成橡胶市场空间较大。入世后,橡胶加工业的成本优势进一步得到体现,出口数量的增长也带动了国内合成橡胶的增长。

    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提高合成材料行业整体竞争力,从行业角度看,应主要采取以几个方面的措施:

    1、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适应市场需求
    目前,进口树脂中高性能、高附加值的产品比例很大,而且增长很快,工程塑料树脂(如聚碳酸酯、聚甲醛等)、氟、硅树脂、吸水树脂、高档次的通用树脂(如EVA树脂等)和ABS树脂等对进口的依赖性,远远大于通用树脂产品。因此,我国合成树脂行业应根据市场需求,在发展总量的同时,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提高高附加值、高档次产品和专用料的比例,加快工程塑料及特种合成树脂的发展,提升我国合成树脂产品的总体档次,增强国产树脂的竞争力。

    合成橡胶首先是提高合成橡胶的使用比例。其次,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同时,加大开发力度,增加产品牌号,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要。

    2、加强技术改造,提高产量、稳定质量
    主要是对现有装置采用先进技术,消除“瓶颈”,进行扩能改造;运用计算机控制手段,提高对生产装置操作的精度和控制能力,稳定批次之间的物性指标;推进合成材料装置大型化,降低投资和生产成本,提高合成材料生产装置的规模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

    3、增加科研开发投入,加快自主技术开发步伐
    合成橡胶行业要相应加速溶聚了苯、丁基、丁腈、聚氨酯、丙烯酸酯及特种橡胶的发展。

    4.提高营销水平,扩大市场占有率
    总之,要抓好加工应用研究和技术服务2个重点环节,努力开发新产品和国内外市场,同时要进一步加大产品宣传和推广的力度。要尽快提高销售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服务水平,努力建立一支专家型的销售和技术服务队伍,在生产-加工-用户之间发挥好桥梁作用,依靠先进的技术和优良的服务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从政府角度看,建议加强宏观调控和对进口的管理,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五、展望2005年——兑现承诺的新起点
    随着中国履行加入WTO承诺进程的深入和过渡期的结束,相关产业受到的影响会逐渐加深,中国经济结构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也将逐渐显现。从长期看,中国是否能够做到加入WTO的影响利大于弊,现在作出结论还为时尚早,其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过渡期结束后中国各级政府的应对工作和广大企业的努力。

    2005年是中国加入WTO承诺进程的一个新的起点,石油和化工行业的企业将要面临许多新的情况。由于WTO机制是建立在国与国之间的多边协议基础上的,从与我国关系最大的中美、中欧加入WTO协议中,大体可以看到国内企业将要受到的影响。

    单就化工及相关产品而言,中国在与美国达成的加入WTO协议中承诺:到2005年1月1日,中国将把化工产品的平均关税降低一半以上,即14.74%的平均税率将最终降至6.9%。关税削减对象将包括所有美国优先出口的化工产品,还涉及乌拉圭回合签署的《国际化学品关税协调协议》(CTHA)中1100多种产品的2/3以上。根据该协议,各个类别产品的关税将会是0%、5.5%和6.6%,在其余项目关税上中国也有大幅度的削减。关税降低的程度在国内化工行业是史无前例的,国内企业将要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进口产品压力。承诺在配额方面,所有化学药品的配额都将取消。在进出口贸易权利方面,到2004年12月11日所有经济实体都将拥有进出口经营权,除化肥以外所有的化工产品都可以进口到全国任何地方,进口化肥产品的权利仍在进一步的商议之中。承诺在国内零售权利方面,自2004年12月11日起,中国将允许外国公司从事广泛的零售服务,除涉及国家安全等法律限制的产品,包括成品油、化肥等所有化工产品的零售都将对国外企业开放。

    还是石油和化工产品,根据中国和欧盟达成的加入WTO协议,在关税减让方面,遵照乌拉圭回合签署的《国际化学品关税协调协议》,自2005年起将有2/3的化学中间体协调关税降到5.5%,制成品协调关税将降到6.5%,但部分制成品的关税实施期将延长到2008年。取消原油和管输天然气关税,一些基础有机化工原料2005年降到2%,不实行协调关税,到2008年化工产品的平均关税降到6.5%。在非关税措施方面,除关税外不能采用配额、许可证和其他措施限制其他国家的产品输入。在加入WTO后5年的过渡期内,将配额在初始准入量的基础上每年增加15%,直到取消。在进出口贸易领域,放宽原油及肥料进口垄断的管制,中国同意向私人贸易商渐渐开放原油、加工油以及NPK肥料领域。在分销服务领域:逐步开放国内成品油、化肥和其他石化产品的贸易和分销服务(包括批发、零售、运输等)。自2004年12月11日后,给予成品油、化肥零售权。2006年12月11日后,放开原油、成品油批发权和化肥零售、批发权,但保留原油、成品油、化肥的进口专营权。在外商投资领域:取消限制外商投资企业的政策法规,包括对国产化含量、返销、技术转让、外汇平衡以及在中国进行研究开发活动等方面的限制。同时,将改革外商投资审批制度,增加外商投资审批透明度,外资审批将根据公布的法律法规进行。2005年将是加入WTO后经济环境变化的一个临界点,国内企业将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推荐供应
推荐公司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鲁ICP备16051273号-1

电话:0535-6678862 传真:0535-6680489  邮箱:cnrubb@163.com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青年路30号

(c)2008-2011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误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