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登陆中国橡胶轮胎网 | | WAP浏览 | RSS订阅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再生橡胶 » 正文

税收新政"震动"再生橡胶业

发布日期:2010-08-04          字号:放大  缩小


    “2009年,按照新的税收标准,我们企业每购进100万元废橡胶将可能增加10万元的税收成本。”福建省一个废橡胶综合利用企业的老总对2009年企业的生存环境感到忧虑。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废橡胶综合利用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在日前由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橡协)举行的再生橡胶生产企业汇报座谈会上,再生橡胶生产企业与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环保部、财政部以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的相关负责人针对目前行业的现状和未来行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地交流。

     紧缺资源为啥不能归入循环利用名录?
 
     新政取消了45%的非轮胎类的废旧橡胶资源
 
     根据今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再生资源增值税新政,胶粉和翻胎企业享受免征增值税政策,而再生胶企业却被排除在优惠政策之外。2008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公布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的通知》。在2008年版新政中,比2003年版的缩小了范围。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废橡胶综合利用分会顾问夏云标告诉记者:“新政仅仅圈定废旧轮胎,而约占45%的非轮胎类的废旧橡胶资源,如废旧自行车内外胎、摩托车内外胎、输送带、胶鞋鞋底、胶管胶带以及生产轮胎所使用过的废胶囊等没有列入。”夏云标对此感到不解。
 
     据介绍,我国橡胶资源十分匮乏。自2002年起,我国已连续7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橡胶消费国和世界第一大天然橡胶进口国,70%以上的天然橡胶和40%以上的合成橡胶依赖进口,其中天然橡胶的进口依存度已经高于石油、铁矿和粮食等,列第一位。多年来,我国天然橡胶的自给率每年都跌破了30%的安全保障线,橡胶产业资源的安全受到了严重挑战。
 
     据国际橡胶研究组织统计,2005年我国橡胶消耗量超过440.6万吨,占世界总消耗量的21.3%;2007年我国橡胶消耗量达550万吨,占世界橡胶总消耗量的23.3%。据我国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共进口橡胶306.37万吨。其中,进口天然橡胶165万吨,同比增长2.2%;进口合成橡胶141.37万吨,同比增长8.8%。
 
     夏云标指出:“中国进口的天然橡胶价格已经从2002年的8000多元/吨,上涨到了2007年底的2.1万元/吨左右,价格上升了近3倍,而且还供应不上。以9.00R20轮胎为例,生产一条这样的翻新轮胎,与生产一条新轮胎相比,可以节约橡胶9千克;而3吨再生橡胶可以替代1吨天然橡胶。可见,假如没有这些翻新轮胎和再生橡胶,我国的橡胶进口依存度将更高,橡胶进口价格也将更高。”
 
     目前,胶粉在橡胶行业中只能生产一些路面地砖,少量用于高速公路填料。但再生橡胶可以在整个橡胶行业中广泛应用,并能深加工各种工业用橡胶制品,产品广泛用于电力、交通、船舶、建筑、工业、体育、娱乐场所等,还可以大量出口。“在产品方面,新政只规定胶粉和翻新轮胎,把约占70%废橡胶综合利用产品的再生橡胶排除在外。发展循环经济,再生橡胶代替原生橡胶周而复始去循环,解决我国废橡胶综合利用的资源环境问题,不去鼓励主导产品,令人费解。”夏云标的想法代表了众多废橡胶综合利用企业的心声。
 
     新政冲击再生橡胶产业
 
     企业在内忧外患中挣扎
 
     南通回力橡胶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倪雪文告诉记者,作为全国最大的再生橡胶生产企业,他们和全国诸多的再生橡胶生产企业一样,感到非常惊讶和震惊。“回收废旧橡胶的公司从免税到缴纳增值税,流通不能增值,所增加的税收负担,毫无疑问都转嫁到下游的用废企业,这对上规模的再生橡胶生产企业冲击特别大。”
 
     记者了解到,一般的再生橡胶生产企业都有一个回收经营部,合二为一结算。回收经营部的退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再生橡胶生产购进废旧橡胶的加价;而上规模的再生橡胶企业,流通的回收公司与生产企业是分开结算的,无从补偿。
 
     福建一家废橡胶综合利用企业做了这样的计算:2009年新政实施以后,废品收购公司只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按17%税率先征后退,并且第一年只能退还缴税金额的70%。也就是废品收购公司销售收入100万元(不含税),实际税收负担为5.1万元,第二年只能退还缴税金额的50%,税收负担更重。而在2008年废品收购公司不需要缴税。“废品收购公司所增加的成本一定转给下游企业,再生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企业很难盈利。”
 
     “2008年我国的橡胶工业在全球金融危机中走过了艰难的一年。”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范仁德指出:“去年前三季度橡胶等原材料价格暴涨,产品成本大幅度提高。9月又遭遇了全球金融危机,犹如雪上加冰,致使橡胶产品国内外市场急剧萎缩,库存增加,增长幅度逐月回落。特别是出口较多的轮胎遭受重创。”受到上游橡胶市场的影响,废橡胶回收再利用企业的经营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
 
     “再生橡胶与橡胶制品、轮胎一样都经历了出口退税率从15%下调至13%和5%的过程。但是从2008年12月1日起,橡胶制品、轮胎的出口退税率上调到9%,而再生橡胶却仍然为5%。”倪雪文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够考虑到目前再生橡胶企业的实际情况,将再生胶企业重新纳入再生资源名录。
 
     走上中国特色废橡胶利用之路
 
     环保、资源成为未来行业发展方向
     2007年我国利用废橡胶生产的220万吨再生橡胶,相当于为橡胶工业提供了70多万吨橡胶资源,而国内天然橡胶每年自产量只有55万吨。“按正常年份的价格,进口一吨天然橡胶需2200元美金左右计算,每年可为国家节约外汇15.4亿元。2008年我国再生橡胶、胶粉产能达到270万吨左右,其中再生橡胶产量达到245万吨以上,除满足国内使用以外,还远销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中橡协废橡胶综合利用分会秘书长曹庆鑫告诉记者,生产1吨再生橡胶需要消耗1.5吨废旧橡胶,以2008年我国生产245万吨再生橡胶计算,等于直接处理了300多万吨废旧橡胶。
 
     曹庆鑫介绍说,在废旧橡胶重新资源化的过程中,所有的再生橡胶厂大都生产胶粉用于再生胶的生产,单独生产胶粉的企业,仍处于市场开发阶段;而经过翻新的轮胎,尽管延长了使用寿命,但最终报废后仍需要通过生产再生橡胶来处理。“再生胶已成为有中国特色的废旧橡胶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
 
     更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自主研发的再生橡胶“动态脱硫”新工艺技术已居国际领先地位,在国内淘汰了国际上惯用的油法、水油法等落后工艺,而且还研发了合成橡胶产品的再生和利用技术,促进再生橡胶产业连续多年快速发展。这种动态脱硫新工艺还迈出国门,被俄罗斯、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引进,并引起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关注。据悉,我国目前再生橡胶的产量占世界的80%以上,全国有再生胶生产企业1000多家,其中多数企业环保水平已达到欧洲标准,行业解决就业人员近20万人。
 
     与会代表呼吁国家能够尽快修改去年出台的《关于公布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的通知》(财税〔2008〕117号)文,尽快颁布将废橡胶、再生胶列入资源综合利用优惠目录;同时,建议国家:(1)对再生橡胶产品增值税给予减免的优惠政策支持,对再生橡胶产品增值税减免80%;(2)对再生橡胶企业所得税给予全免的优惠政策扶持;(3)在废橡胶收购经营环节上,为减轻负担,企业能够一直享受缴纳增值税的70%退返的优惠政策;(4)再生橡胶出口退税享受出口优惠政策,出口退税的税率由目前的5%提高到9%。
 
     据了解,去年12月初国务院有关领导在听取石化行业情况汇报时,对将再生胶列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的要求表示肯定。目前有关部门正在进行研究。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名誉会长鞠洪振强调说:“缴纳税收是企业的责任,税收减免是政府对循环利用资源企业的扶持,是对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支持,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企业的再生橡胶产品必须技术工艺先进、环保达标。”
 
来源:中国环境报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推荐供应
推荐公司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鲁ICP备16051273号-1

电话:0535-6678862 传真:0535-6680489  邮箱:cnrubb@163.com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青年路30号

(c)2008-2011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误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