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原油期货收盘价格在7月11日达到147.27美元/桶的高价之后就开始一路狂泻,短短5个月左右时间,WTI在12月5日跌至40美元/桶附近,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收盘跌破40美元,为2004年12月以来最低价位。国际原油市场暴涨暴跌也算是一场危机,石油期货市场也是经济发展的反应之一,石油价格的波动也为此次金融危机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国内顺丁胶市场也难一枝独秀,与金融危机阴云笼罩下的大宗商品市场一样跌跌难休。从02、03年涨至08年7月末的最高点后,短短4个月时间将前期涨势一股脑全部回吐,进入12月中旬国内顺丁胶市场跟随原油亦步亦趋。截至12月10日顺丁胶厂家挂牌价格(以燕山顺丁胶为例)已经从08年8月初的最高点的26050元/吨暴跌至目前的9000元/吨,跌幅达17550元/吨或65%以上,相比07年12月中旬的19600元/吨低了10600元/吨或54%。顺丁胶市场主流成交价格在8500-8600元/吨,已跌至2002年第四季度的水平;真可谓,“红红火火大半年,一朝跌至6年前”。对下游轮胎及其制品业的打击不言而喻。

据中国橡胶轮胎网历史统计数据显示,随着近几年我国轮胎出口贸易的繁荣发展,我国轮胎出口已形成将近60%的出口格局(2008年10月份轮胎产量47028.8万条,出口量27039.9万条)。中国轮胎行业之所以有如此惊人的增长速度,其驱动力是国际市场特别是北美地区对中国制造轮胎的需求增长。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对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内的汽车行业带来严重灾难,各著名车企纷纷减产、裁员、缩减开支或求助政府救助来减缓衰退步伐,这毫无疑问对中国轮胎业将是致命打击。
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统计,今年7至9月份轮胎出口量较上年增长下降趋势明显。轮胎分会统计数据同时表明,今年9月已有14家轮胎企业亏损,亏损面达33.3%,产成品存货达到创纪录的42.3%,这明显是一个产能过剩的信号。就真实市场而言,严重程度或许比橡胶工业协会统计的数据有过之而无不及。据中国橡胶轮胎网从市场了解,作为轮胎出口量排头兵的山东省,保守估计其境内轮胎企业开工率已降至40-50%,轮胎以及制品成品库存大量积压,元旦、春节双节临近,往年采购“红红火火”,时至今日却“凄凄惨惨”,多数企业可能提前放假。
尽管日前美国国会通过救助美国汽车业计划支撑国际原油稍许反弹,距离下周欧佩克会议仍有一周时间;上周国际油价暴跌,预计在欧佩克会议之前国际原油价格仍在40-45美元/桶左右徘徊,欧佩克大幅减产对原油支撑力度仍有限,年底之前国际油价仍强势在50美元/桶以下震荡盘整。预计国内顺丁胶市场仍将保持弱势,中国橡胶轮胎网建议各位业者关注中石化顺丁胶结算消息以及天胶期货、现货走势。(中国橡胶轮胎网专稿,以上意见仅供参考)